游记歌赋

天开函谷壮关中
来源:函谷关旅游网 日期:2011年7月6日

天开函谷壮关中

天开函谷壮关中

函谷关,仅听这3个字,就足以让人热血沸腾、心潮澎湃,联想起金戈铁马、气吞万里如虎的英雄时代。2000多年以前,从群雄纷争到秦灭六国,天下一统,再到楚败于汉的史诗般的战争,函谷关都是最忠实的见证者。

函谷关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,因为关城在峡谷之中,其势峻峭,深险如函,故称函谷关。这里曾是战马嘶鸣的古战场,“一夫当关,万夫莫克”,著名的“出谷会师”、“六国伐秦”的战鼓在这里擂响,这里流传着侩炙人口的历史典故,“紫气东来”、“鸡鸣狗盗”、“公孙白马”等等,使这里弥漫着神奇的色彩;这里又是我国古代思想家、哲学家老子著述五千言《道德经》的地方,千百年来,众多海内外道家道教人士都到这里朝圣祭祖。

如今,函谷关又添新风采。气势恢宏的函谷关关楼蔚然壮观,更显昔日雄峻;独立瞻紫楼,穷目极远,明丽壮阔,使人陡生怀古幽情;函谷碑林集名家墨宝,飞龙走蛇,挥斥方遒,尽展古关风韵;太初宫、古关道、鸡鸣台、箭库凝历史沧桑,风云激荡,莫不使游览者流连忘返,叹古思今。

函谷关,这片集古战场与道教圣地于一体的风水宝地,已成为中州大地又一条引人注目的旅游热点。

如今的函谷关,最能引发人们怀古情绪的一定是那条函谷古道。它在关楼的西面,是一条长7.5公里的峡谷,说是峡谷,其实是远古时洪水在这片高原上冲刷出的一道裂痕,两面峰岩壁立,高达六七十米,谷底宽处10米,最窄处只有2米,史书上说“车不方轨,马不并鞍”的确没有夸张。有一典故中说,用一丸泥封住东边的函谷关,就可以关中称王,万世无忧了!

峡谷崎岖蜿蜒,异常幽静,一轮渐渐西沉的红日在正前方的山谷里时隐时现,我们一行4人,默默地行进在这几千年的古道中,脚下厚厚的积雪“吱吱”作响,仿佛是历史深处传来的朦胧声音。想象《三国演义》中庞统殒命的落凤坡恐怕就是这样的地形,山路逼窄,树木丛杂,突然头顶一声炮响,高处竖起敌军的战旗,顿时喊声震天,箭如飞蝗……这条古道上,类似的战争数不胜数。据导游说,前几年在谷中挖出一人骨,上面有十几处箭伤,经考证,箭镞是战国的制品,可见当时战斗的惨烈。

秦始皇嬴政生前绝没想到,自己好不容易打下的天下,不到20年就土崩瓦解了,更不敢相信从未失守的函谷关竟被一次次攻克。首先是陈胜的大将周文击破函谷关,几乎杀到了咸阳城下,险些割下秦二世的人头。函谷关成就了秦始皇天下一统的大业,也见证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。而后,刘邦、项羽在函谷关前拉开了中国历史上楚汉相争的精彩一幕。

公元前207年,刘邦避开了天险函谷关,绕道商洛地区的武关,赚开城门,攻入汉中,灭了秦国。项羽杀至函谷关,抬头望见城楼上竟是刘家的军旗,怒命大将黥布攻克函谷关,率大军进入汉中,驻扎在临潼附近。有人对项羽说:“刘邦要当汉中王,将来秦宫的珍宝全归他了!”项羽怒不可遏,下令攻打刘邦。他的军师范增也说:刘邦是个既贪财又好色的家伙,这次入关,既不拿金银财宝,又没有找女人,看来志气不小。你得赶快把他灭了,千万不能失去这个机会!

没想到项羽身边出了奸细项伯,当晚就把消息透露给了刘邦。当时刘邦只有10万兵马,肯定打不过项羽,一听说项羽要灭他,吓得不轻,赶快抓住项伯这根救命稻草,张口先叫哥,又是请喝酒,又是结亲家,席间,刘邦十分委屈地向项伯诉苦:我入关后,珍宝不敢有丝毫的染指,登记户口,封了国库日夜盼着项羽将军来。之所以派兵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贼,请你老哥无论如何在将军面前替我美言几句。

回去后,项伯就给项羽做了思想工作,说人家刘邦破关有功,你再打他道理上说不通,不如好好待他吧。第二天,刘邦就来给项羽赔罪,说:咱俩人合力破秦,你打北边,我打南面,一不小心,竟让我占了先,肯定是有小人在背后说我坏话,才让将军你如此气恼。三说两不说就让项羽消除了“误会”。接下去就是妇孺皆知的鸿门宴了,项羽失去了消灭刘邦的最佳机会,也就永远失去了统一天下的可能。

其实,从司马迁的《史记》上看,项羽确实不具备一个开国皇帝的素质。鸿门宴几天之后,项羽带兵入咸阳屠城,一把火烧了阿房宫,尽收财宝美女回老家去了。当时一位部下对他说:关中有函谷关等要塞,土地肥沃,可以在这儿建都。项羽说:大富大贵以后不回老家,就像穿着锦绣的衣服在夜里行走一样,有谁能知道呢?

难怪范增在鸿门宴上对他指桑骂槐:竖子不足与谋!

感慨楚汉相争的往事,脚下也越来越沉重,前面的雪地上已没有了人迹,只有小动物留下的浅浅的足印。导游善意地提醒我们该回头了:“游客一般都没走这么远,回去还要一半的路程呢!”但我们仍意犹未尽,感觉古道更深更远处正散发着迷人的光辉,吸引着我们去感悟那两千多年的神秘。

汉武帝时,楼船将军杨仆把函谷关搬到了老家新安,秦函谷关就废弃了,但因其地理位置险要,这里仍然战事不断。唐代安史之乱,安禄山多次从函谷关进攻长安,但都被大将哥舒翰击退。唐玄宗当时正被“回眸一笑百媚生,六宫粉黛无颜色”的玉环妹妹迷得晕头转向……春宵苦短日高起,从此君王不早朝……后宫佳丽三千人,三千宠爱在一身……真想不通一个中国的封建帝王怎么会这么长时间着迷一个女人,就连他丈哥的话也言听计从,唐玄宗听了杨国忠的谗言,迫使哥舒翰改变防守的策略,主动迎击。两军在函谷关西面的高原上展开决战,安禄山伏兵火攻,唐军大败,20万人只有8000人逃脱,主帅哥舒翰投降,潼关、长安等地相继失守……大唐皇帝只好带着心爱的女人朝四川逃跑。途中,甚至士兵都悟出国破家亡的原因了,走到马嵬坡,部队停滞不前,强烈要求惩办祸国殃民的杨国忠和杨贵妃。无奈之下,李隆基下令赐死杨贵妃,“君王掩面救不得,回看血泪相和流……”

此后,函谷关几乎成了历代文人墨客的同题作文,不管谁来,都会发出怀古的幽思。李白、杜牧、李商隐、宋之问、白居易……哪个不是响当当的人物。忧国忧民的杜甫从这儿路过,更是走一路,哭了一路,泣血吟诵着《三吏》、《三别》。其中《石壕吏》就是他投宿函谷关附近的石壕村时所写的。

随着历史的前进,函谷关的军事地位远不如当年,但这里的战事还没有停息。明末,农民起义军李自成两出函谷关,与明军激战在关前的弘农涧河边,明将左良玉败退陕州;辛亥革命时,张钫起义,率新军出陕西,与清军赵倜血战函谷关,打败清军,进入中原。

“天险函谷关,日本侵略军也望而却步。”导游小张自豪地说。1944年五六月份,国民党的97师在函谷关前抵挡日军的那场战斗在当地老百姓中流传甚广,景区办公室的同志说:“一个日军大佐就是在函谷关前面被击毙的。”还说许多日本人来函谷关,就是想看看这里到底有多险要。我不知道这种传说从何而来,但事实上那次战斗是以国民党失败而告终的。按当时的地理交通情况,这里战斗虽然很惨烈,也给日军以重创,但97师还是被迫撤到陕西临潼一带。据参加过这场战斗的一位国民党团长回忆,97师的一支警卫部队撤退时,被国民党的侦察飞机发现,并拍下照片作为证据,蒋介石大怒,回到西安,97师的师长傅维藩和两个团长就被枪毙了。在民间,类似这样的讹传还有,比如说日军忌讳“洛阳”暗含“落日”的意思,不敢攻占这座城市,恐怕都是当时老百姓的天真想法而已。

行走在这远去了鼓角争鸣,散尽硝烟的函谷古道,依然能感受中国历史上两千多年的惊涛骇浪!

上一篇:已经是第一篇了!下一篇:东进函谷与“老子卧像”

主办单位:灵宝市函谷关旅游网 地址:河南省灵宝市函谷关

QQ群:110964728 电子信箱:hanguguan#126.com(将#换成@)

备案序号: ICP备05027007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(C)2011 HANGUGUAN.NET